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重生美人咸鱼且难哄 > 第134章 番外 李玠篇 终
夜里阮蘅吃的极少,说是只随意扒了几口也不为过,美其名曰说是要留着肚子
她瞧起来欣喜极了,平日里他不许她出府,今日能得此机会,她哪能敛。
“阿玠,阿玠”她提着一盏琉璃灯,迈着轻快的步子而来,她还有意靠近他些,“你瞧瞧,今夜我有何不同”
他顺势抬眼看去。
她往日虽谈不上不修边幅,可也不是那种心梳妆之人,总是一支玉簪简单别
今日倒是戴上了成亲时给她的五凤朝阳金玉簪,为了与
暖黄的烛光将她的小脸映衬的分外娇俏。
他回目光,“并未有何不同。”
阮蘅瘪瘪嘴,又盯着他看了许久,确信他此话不假,这才有些失落,“瞧不出就罢了。”她转过身去,嘟囔了声,自顾往前走去,“枉费我花了那么多工夫,这都瞧不出来”
倒是难得见她有神色恹恹之时,今日难得,也不想扰了她的性质,他跟了上去,经过她身旁时,淡声道“日后出门别戴赤金璎珞的,太沉,用你往日那银的就好。”
她起初一愣,而后笑出了声,她以手托着自己的璎珞,掂了掂,“这不是赤金的,是银的,是我让人镀了金。这下瞧着是金,可戴着也不沉,我是不是很聪明”
他“”
他不该与她说话的。
街上正如她所说,繁盛向荣,摩肩接踵之下根本寻不到一处落脚之地。沿街的灯盏将天际都照亮,四面八方的欢声入耳,也不觉得纷杂。
“快看快看,有火树银花”阮蘅扯着他的衣袍往一处指去,“殿下
“若你想看,本王可带你入”
话未等他说完,阮蘅便摇了摇头,“不,我才不要入宫去瞧呢,这东西好看是好看,可看得也不过是个热闹,宫内太冷清了,瞧着便也没了原来的味道,自然
后来他才知晓,她口中的嫦娥娘娘下凡是一出戏,每年只有仲秋这夜会演上一回。
路过的摊贩众多,无一不是吆喝着卖花灯的,一年到头,便是这一日卖的最紧俏,各路商贩恨不得铆足十分的劲儿来,来比谁喊得更响。
“这位夫人,要不要瞧瞧花灯我们家的花灯是京城卖的最好的,早几日就已有不少夫人姑娘来预定了。”他边说边递了一盏来,“夫人也带一盏喜欢的走吧,今日就该提灯夜游呢。”
阮蘅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琉璃灯,又看了看花灯,犹豫了许久才看向他来,“阿玠”
她眨巴着眼睛楚楚可怜,分明就是
即便他兴致缺缺,可她依旧满目笑意,“阿玠我想要一盏,我出门没带银子,你替我买嘛。”
生怕他当场就不给她面子,阮蘅贴过身来,
他皱了皱眉,有种想捂住她嘴的冲动,“枕边风是这么用的吗”
“不管,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你买不买”似乎知晓他疏漠,可无论如何都不会对她说重话,她愈
他不忍拒绝她,摆了摆手,青云便递了一两银子来,他随意指了一盏,“拿一盏吧。”
商贩立马笑开了花,他一眼便知这是世家的老爷夫人,手中不会缺银两。
“不,我要那盏”阮蘅指了指挂
他顺眼望去,挂着的是一盏花灯,花叶初绽,惟妙惟肖。
是海棠花。风拂面而来,灯芯摇曳,花色忽明忽暗。
“夫人好眼光,这盏花灯做工细,姑娘夫人们都喜欢。”他笑盈盈接过银子,谄笑着将灯取下,递给了阮蘅,“小的祝老爷与夫人心想事成,百年好合。”
阮蘅心思全
她还顺手将手中的琉璃灯递给了他,“这个我不要了,你拿着吧。”而后又宝贝似的将那盏花灯捧
他看了也忍不住开口,“不过是一盏灯。”
阮蘅笑着摇了摇头,“这不一样,这是你送我的。”
她常常如此,他不知她喜欢什么,她也从不来向他讨要物件。可只需给她一些小恩惠,她便极易满足。
他也不知听谁说起过,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贪得无厌,而令一种人极易满足,无外乎的是,他们都活得极累,前者需不停填补,而后者是活得太苦,一丝甜便将她装满了。
他倒是宁愿她是前者,不住地向他索取,他心里还能好受些。
“阿玠,别站着了,等等我们还要去放河灯呢。再晚些,好的位置又被人抢走了,河灯也要卖完了。”
河道只
阮蘅将河灯点上,小心翼翼放入河面之上,以手掌拨着水让它缓缓前行,“听说今日许愿格外灵验,若有愿者带上被附愿之人,那便可一切心想事成。阿玠,我给你许个愿好不好”
她双手合十,虔诚默念,过了许久才睁眼,见着他还是立
“无愿。”此话不是敷衍之意,他确是无愿,他想要的他能凭借自己得到,无需寄托神佛。
“人活一世,怎可能无愿,我就有数不的愿望,可我方才只替你许愿了,你看我对你好不好”她笑着附过身,“你想不想听是何愿”
“不想。”他转身就走。
“那我偏要告诉你”阮蘅紧缠着他,“我许了你这一世无病无伤,耄耋安康。”
“耄耋安康”他停下步子瞥了她一眼,觉得她这话有些意思,“不许长命百岁,只是耄耋,差这十年”
阮蘅望着他,眼中是不可多得的郑重,“差啊活到九十还不够吗若真长命百岁,那时身边人都走了,只留下你来,没有人照顾你,该多孤寂啊你不知道孤身一人的十年有多无望。”
“我肯定比你先走,到时就
他这些年看惯了生死,可却不愿听人谈起,这话从阮蘅口中说出极为刺耳。
他有些不耐,打断了她欲要说下去的话,“阮蘅,今日这样的日子你口中也说不得一两句好话吗”
阮蘅吐了吐舌,丝毫不怕他,“那你也给我许个不就成了”
他没说话,他从不信佛,不信轮回,更不会信一个人的长命只是随口一句的请愿。
阮蘅嗔了他一眼,“冷漠无情,就说一句话都工夫你都不愿。”
她眼底有些失落,即便很快的
他只觉得她还是个孩子,有些事顺着她脾性来就是,他随口道“那就许你长”
可话音未落,便被打断。
“嫦娥娘娘是嫦娥娘娘”阮蘅眼眸一亮,拉着他就往酒楼去,“我们快去看看。”
此时她哪还有彼时与他争论活得长久时的神色,她未放
许她长命百岁,他终究是来不及说出口。
他这人极少做后悔之事,可往后余生,他但凡想起这一日,终究是有些遗憾。
若他将那四个字说出口,她可会有那么一丝希冀不会死
一场变故让他也有些措手不及,阮远征遣至蓉城正赶上瘟疫,他虽保全一命,可正因临阵脱逃被下旨入狱。
第一回,他看见阮蘅哭了,哭得撕心裂肺。
“殿下,求求你,你救救我阿爹好不好瘟疫与他无关,他只是凑巧回来了而已。”
“殿下,求求你救救他,只有你能救他了。”
他知晓阮远征无辜,可兹事体大,需要一人抗下罪责,皇帝不会承认自己的过失,那只好让阮远征来做替罪羊。
对此事他亦有私心,阮远征并非是她生父不说,致使薛家灭门,阮远征也根本逃脱不了干系。
他不救他,是为了薛家,亦是为了她,如若他日她知道了真相,她可会怨恨自己不明是非,救了一个罪人
“殿下,我求求你了,救救我阿爹好不好。”她一身傲气荡然无存,跪
便是那一刻,他犹豫了。
阮远征虽罪无可恕,可这些年将阮蘅照顾得极好也是真的。也是
她如今以阮蘅的身份活得很好,他为何要将血淋淋的一切剥开
或许,不知者,才能活得自
他又一次妥协了。

“本王可以救你出去,可阮蘅的身世只能烂
彼时阮远征满眼不可置信,可思虑之下,他还是点了点头。
这一切的代价就是由他前往蓉城治瘟疫,皇帝自然应许,他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一个能让他死的机会。
动身的那一日,阮蘅还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可她没有来见他,
他原本想带着她一同走的,可瘟疫横行,他连自己安危都不可保障,更别说她了,与其来说,不如待
怕她一人
可他终究上低估了她的决心,她躲开了所有人,偷偷跟来了蓉城。
杜若思先一步得知了她的行踪,将消息都压下,待他知晓后为时已晚。
他自然是恼怒的,恼她为何不听他的话留
可他还是来了,可赶来时只剩满天火光,与一具焦透了的尸体。
他似乎听见了她
他说好要护着她的,可终究还是食言了。
见着她尸首之时,他未哭出来,心中也是异常平静,他往后的时日也似乎并未有何不同。
只是会
献王府挂着的灯笼还未来得及摘,那个满心欢迎张罗的姑娘却是已经不
而院子里的花已经开了。
银春也是来年花开的那日走的,她将阮蘅的遗物拾妥当,来书房寻了他,“王爷,奴婢走了,日后娘娘的花就有劳王爷照看了。”
那日阮蘅死时哭得撕心裂肺的小丫头也一夜间长大,她眸中也多了几抹沧桑。
“走时突然想起一些事来。”银春抹了抹湿润的眼角,“当年娘娘绝食五日要嫁给王爷并非是她的任性。那日娘娘入宫了,她偷听到了一些事情,皇上说要么给王爷安排家族无权的贵女,要么就将自己的人安排
“娘娘说,他不想王爷身旁日日有人监视一般,既然王爷都要娶,那不如就娶她好了,太傅大人无实权,她的身份正合适。旁人她不知,可她确是会真心实意待王爷好的”
“王爷先前应该待我家娘娘好一些的。”银春险些哭出声,“害,如今还说这些做什么,都过去了,娘娘是好人,下辈子会投胎好人家的。”
银春走了,再没回过京城。而后他打探过,她削
有人提起阮蘅时不由唏嘘,都说她福薄命短,轰轰烈烈活过一些岁月而又沉寂了,充其量的不过是他的一段萍水相逢。
他这么听着,也险些这么以为了。
三年时间,他夺回了他的皇位,可
他终其一生就是为了这一目的,可当这一目的达成后呢他又何去何从

旁人都道他疯了,不再干涉政事,一心养起府里的花草起来,
可他自己知晓,他还活着,他得活着。
他突然有些明白仲秋那夜阮蘅话中何意,一个人活着当真孤寂,身旁之人一个个都会离去。
廖叔,青云,青禾,他们都未躲过岁月,早先一步走了。
他看着京城权贵兴起,又看着他们衰败。看着阮家终无一人,谢家三姑娘郁郁寡欢死于冬日,再而后,就连李焕也白
而他至始至终都是一人。活着比死还可怕,可他不敢死,他日日吃着药,生怕哪日倒了下去。
府里的海棠开了又败,败了又枯,算起来,也开过七十载了。
而他亦是等来了这一天。
耄耋之年这日的生辰,他遣散了府里所有人,一人坐
他摘了一朵小心翼翼放
院中静悄悄的,可他似乎听到了不属于他的脚步声,他缓缓抬头看去,混沌的眼中映出一道熟悉的身影。
她还是十六岁时的模样,踏着满地落花步步走来。
他笑了,笑颜如初,“阿蘅你来了啊”
她来接他了。
梁王策记载
“景阳十七年三月十八,献王李玠于王府薨逝,享年九十,一生历经君王七代,终长眠皇陵。
其妻阮氏,早逝,献王终生未娶。

彼时世上已无见过风华正茂之时的献王,更无人知晓曾有过一个眉眼含春的姑娘待他笑靥如花。
只有天知晓,他去找他的姑娘了。
若是遇见了,他便可与她说“你瞧,阿蘅,你许的愿甚是灵验。下辈子我可许你长命百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