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陪着王导下了三日棋,桓温伐蜀,大获全胜的消息传来了。
王导狂喜,苍白的脸上立刻红光满面,连叫三声“好”,对王悦说道“桓温很像当年的阿黑王敦。阿黑去世之后,大晋再也没有这样的倾世将才。郗鉴跟我一样老了,不能打,大晋终于盼来了一个能守也能攻的大将,我就是死也放心了。”
王悦心想,像王敦可不是什么好话,毕竟王敦最后的下场不过毕竟是自己一手培养的将才,王悦使劲给桓温“喂资源”,将南康长公主下嫁给他,周抚荀灌夫妻,还有荀羡这种新一辈的少年将军都愿意给桓温“抬轿子”,甘愿为其冲锋陷阵,桓温横空出世,一转大晋多年苟安江南的韬光养晦之态,开始主动出击。
桓温伐蜀,类似三国时期东吴吞并了西蜀刘备的地盘,“吴蜀”合并,大晋拓宽了版图,再也不用担心大后方腹背受敌了。
攘外而必先安内,这是大晋一统南北的第一步。
王导一高兴,就命人烫了一壶酒庆祝伐蜀成功,王悦给父亲倒酒,王导眉飞色舞,“当年八王之乱,洛阳城各个藩王你方唱罢我登场时,我预感大晋要完了,决定要王敦将我们琅琊王氏全族迁到建康来,当时郭璞魏晋最著名的风水先生,传说葬经是他写的还
“淮水怎么可能会断绝呢,所以我们王家南迁是对的。民间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们王家,还有大晋都生生不息。南渡不是逃亡,是新的开始。”
王悦一听,更觉得不妙了,因为郭璞最后被王敦所杀。王敦第二次“勤王”时找郭璞问吉凶,郭璞说你攻打建康肯定会死,但是你退守武昌就会苟很久,气得王敦问他“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死”来逼他改变卦辞,来鼓舞军心,但是郭璞宁死不从,说“我
一连说起两人,都不得善终。王悦小心翼翼的伺候父亲,王导喝了三杯,脸更红了,
王悦四十了,你儿子还是你儿子,王导听儿子的,嘴馋了也只得作罢,酒后,王悦扶着父亲回房休息,王导不肯,“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你难得回家一趟,来,我们继续下棋。”
此时已经到了秋天,父子两个
王悦关上最后一扇窗户回到案几边,父亲手中那枚黑子落
王悦捡起黑棋子,欲放进王导手中,“父亲真是越老越娇气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要我帮”
话语戛然而止,王悦觉得父亲的手又冷又硬。
再仔细一瞧,父亲低垂着的头是闭着眼睛的,对他的话毫无反应。
王悦一怔,拿着黑棋子的右手缓缓上抬,放
已经没有气息了。
啪
黑棋落下,砸
王悦心一下一空,好像刚才落下的不是棋子,而是他的心。
王悦闭上眼睛,两行泪水涌出。
过了一会,王悦擦干眼泪。他按照记忆将打乱的棋局恢复原状,然后替父亲落下一煤黑子,左手白子,右手黑子,左右互搏,好像父亲还活着和他一起下棋。
渐渐的,黑子越来越猛,白子陷入颓势。
王悦指着黑黑白白的棋盘说道“父亲,您应该还记得我们之间的关系吧”
这是王悦小时候和父亲下棋,父亲不敌他,觉得输得没面子,就说“你应该应该还记得我们是什么关系吧”来提醒他让着父亲,好让父亲下台。
那时候的王悦不肯让,棋场无父子,胜了父亲。
父亲没有生气,反而将此事当做谈资拿出去到处说,夸赞他有个优秀的儿子。
所有关于父亲的回忆,都是美好。
此时王导已经咽气了,当然没法给予回应。
王悦替父亲落下最后一颗黑子,“这一次,您赢了。”
一局下完,王悦才慢慢抱起父亲,将父亲
王导病逝,皇帝罢朝三日举哀,命大鸿胪持节办王导的丧事,一切规格礼仪,都照着汉朝霍光的葬礼大操大办。
乌衣巷前来的祭奠王导的客人络绎不绝,王悦已经早就“死了”,白天不易出现,只有
曹淑端着夜宵来看儿子。
王悦忙请曹淑坐下,“母亲白天劳累,晚上就不要出来了。”
曹淑说道“我睡不着,想着清河今天应该到那里了,什么时候能赶到建康。”
王悦说道“清河
曹淑叹道“他们父女情分太浅了,到死都没能见最后一面。”
曹淑站起来,举着蜡烛看着棺材里躺着的王导,“年轻的时候,相看两厌,夫妻同床异梦,到老了,居然能说的上话。现
“生了你清河之后,我自觉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立刻为他纳妾,把雷姨娘推给他,也没考虑他的感受,夫妻还没交心就离心,他对我一直到为人夫的责任,也从无怨言,他算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可惜,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已经步入衰老。”
”老头子,若有来世,希望我早日开窍,咱们好好再过一场。”
说完,殿门吱呀一声,门开了,一阵狂风卷入,吹得曹淑手里的蜡烛都熄灭了。
曹淑吓得躲
一个白影飘进来,“曹夫人莫怕,是我。”
正是换上素服的清河。
清河日夜兼程,居然三天就从赵国赶到了建康。一来为了送王导,二来想到王悦曹淑必然伤心,要好好陪着安慰他们。
一家团聚。
清河先安慰曹淑,要她节哀。曹淑还是爽朗的性格,“我哀而不伤,你放心,我和潘美人有十万贯赌约
曹淑捧着她的脸细看,”瘦了,这几天忙着赶路没好生吃饭睡觉对吧。王悦,你赶紧和清河回房休息去。
清河说道“不急,我先上一炷香。”
清河上香祝祷的时候,曹淑和王悦对视一眼,又立刻挪开目光。
王导得以善终,许多熟面孔来到灵堂,王羲之带着一窜儿子们来给王导上香十年来他这个东床快婿和郗璿婚后琴瑟相合,生了七个儿子。
郗璿没有来,她肚子里又有了一个,快要临盆了,不方便出行。
娄湖别院,王羲之看着
天上飘着细雪,一群小家伙装作大人模样开雅集,谈论如何描述雪,谢郎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名叫谢道韫的女孩子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此句令王悦都刮目相看,又是一个神童。
轮到王羲之的长子王凝之了,王凝之有自知之明,说道“无论我说什么都不如令姜谢道韫的字这句,我就不献丑了。”
王凝之提笔把今日佳句写
近水楼台先得月,王羲之口吃说话慢但是手很快,上门提亲,把谢道韫说给了王凝之当媳妇。
王导丧事刚刚办完,武昌那边传来消息庾亮死了。庾亮一直想要搞死王导,但苦于江西被王玄之截胡,加上郗鉴是王羲之的老丈人,一直无法动手。
结果王导病死了,庾亮失去了对手,也失去了活下来的动力,居然就这么追随而去。
庾亮是皇帝的亲舅舅,对国家有功也有过,皇帝追封太尉,谥号文康,但是葬礼等级还是远远
亲不亲,看葬礼。王导庾亮相继而逝,皇帝如此明显的区别对待,大臣们纷纷猜测皇帝对庾亮为了一己之私而造成的苏峻之乱其实心怀怨恨,留下童年心理阴影,毕竟那时候皇帝沦为苏峻俘虏之时,庾亮先跑了,是王导抱着年幼的皇帝坐
就当人们以为尘埃已经落定之时,京口传来噩耗郗鉴病逝
原来郗鉴最近也病重,只是担心王导庾亮之争爆
没有了牵挂,作为中间人的郗鉴也跟着走了。
对于老丈人的死讯,王羲之震惊不已,连忙带着一串儿子们去京口奔丧。
郗鉴是从洛阳就开始的老交情了,王悦和清河也赶去京口送郗鉴最后一程。
一连痛失三位大臣,皇帝有些懵,这次派了御史持节去京口,以太牢礼祭祀,追封太宰,谥号文成,葬礼规格基本和庾亮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