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奥运会成为了接下来持续半个月的最热话题。
阿燕小吃店里, 每天都有家长和学生们讨论最新赛事。
小舒燕告诉舒晏,“我们班的黑板报上画了一个奖牌榜,班主任每天都写上最新的奖牌数呢。”
中国
乒乓球自然不必说了, 羽毛球和女子举重也厉害得很
阿燕小吃店里的家长们最不满意的是跳水,“今年跳水失误很多啊。”
“是啊,跳水是我们的强项啊,结果到现
复出的伏明霞拿到金牌的时候,顾客们都很激动, “还是老将稳啊”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奥运会开幕一周后,二十二号,中国一天就拿下了六块金牌
一时间, 所有人都非常激动。小舒燕对姑姑说道, “今天早上班主任把黑板报上的金牌数擦掉, 写上新的之后,同学们都
舒晏忍俊不禁, “真的呀是谁带头鼓掌的”
小舒燕想了想,“没注意,应该是班长吧。不是班长就是学习委员。”
舒晏
阿燕小吃店里的员工们都要工作,几乎没时间看赛事直播,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关注赛事。店里几个员工每天轮流从旁边报刊亭里买报纸,今天你掏钱, 明天我掏钱。
工作闲下来的时候,大家就
好
舒晏看到后,直接自己掏钱给店里订了一份报纸。
从十月份开始订,先按月订十、十一、十二这三个月的。然后她就可以订明年一整年的了,整年订可以打九五折。
现
就连舒晏自己,她也觉得自己多看报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舒晏疼爱孩子,附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报刊亭的老板
果然,舒晏感兴趣地询问,“有适合二年级小孩的杂志都有什么啊”
她小时候从来没订过杂志,对这方面完全没有概念。如果不是今天报刊亭老板提到,舒晏自己肯定想不到。
报刊亭老板拿出来几种杂志,摆
舒晏打开翻了翻,但是她也做不出决定,“等孩子放学,让她自己挑吧。”
报刊亭老板笑眯眯地答应,“行。”
小舒燕放学后,听到姑姑要给她订杂志,又期待又紧张,“我自己看杂志吗”
“会不会有我不认识的字啊”
舒晏说道,“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啊,你不是学会查字典了吗”
刚过去的暑假里,舒晏给小舒燕买了一本小巧的新华字典,还买了一个大部头的现代汉语词典。
新华字典可以装
小舒燕想到一大一小两本字典,心中安定多了,“那如果碰到我找不到偏旁部首的字,我来问姑姑。”
舒晏点头,“没问题。”
小舒燕去报刊亭挑杂志时,先是选中了一本少年文艺,然后把漫画大王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还小心翼翼地观察舒晏的表情。
舒晏一眼就能看出来小舒燕
“但是我看漫画书对认字没帮助吧”小舒燕小心翼翼地说道。
不过她喜欢看漫画,姑姑订的报纸上有漫画版块,每周五和周六才有,于是小舒燕特别期待周五和周六的报纸。
舒晏说,“怎么没帮助这漫画里不也有很多字吗”
“给你订杂志又不是为了提高考试分数,你喜欢看,看的开心就行了。”
小舒燕闻言才下定决心订漫画大王和少年文艺两本。
舒晏皱眉,“就这两样是不是有点少这两个都是月刊。”
小舒燕茫然问道,“什么是月刊”
舒晏回答道,“就是每个月出一本。”
“你订这两样,一个月加起来才有两本。要不然再挑两样”
小舒燕摇头,“够啦,先订这两样吧,我每天还有报纸可以看呢。”
舒晏
小舒燕心中仿佛有一杆秤,时时刻刻都给自己拥有的东西划分为“刚需”和“改善”。
猪肉和鸡腿是刚需,贵一点的大虾和螃蟹就是改善。
每个季节两身换洗衣服是刚需,再多出来的新衣服就是改善。
辅导书练习册是刚需,订的杂志就是改善。
刚需内的东西,小舒燕现
但是被她划到“改善”范围内的东西,小舒燕别说自己主动开口要了,就是舒晏主动给她买,小舒燕也总是推拒。
下时虽然欢喜,但也小心翼翼。
舒晏心中默默叹气,不知道小舒燕这毛病什么时候才能被她改过来。
舒晏想量对小时候的自己好一点,把小时候没吃过的、没穿过的、没见识过的,都给小舒燕补上。
但是她也真的没有奢侈无度过。除了刚穿越过来时以为自己
一本杂志订一整年才几十块钱,舒晏觉得小舒燕实
想要让小舒燕再大方一点,看来还需要她天长日久地努力。
除了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田盼娣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接下来田盼娣又天天都往梦湖跑。
现
不像二十年后换乘地铁就能到,现
下了大巴车后,还要再坐公交。
这样单程就要两个多小时,田盼娣每天花
舒晏让田盼娣下大巴之后打车,田盼娣死活不肯,她是给老板娘打工的,每天打车像什么样子
坐公交时间是长,但是她早起一点、晚回一点,就能把打车钱省下来了。
舒晏看着田盼娣每天来回通勤这么辛苦,心中盼着梦湖那片地早点拆迁。
不过等田盼娣带着舒晏从附近新招来的人们,把梦湖边上拾得像模像样后,舒晏看到又舍不得拆了。
自从田盼娣负责梦湖边上这块地后,她十分认真地研究了一番种什么好、种什么赚钱。
然后向舒晏申请,搭两个草莓大棚。
“老板娘,我打听过了,都说草莓种好的话挺赚的。”
“有些水果我们这里种出来不好吃,草莓不存
舒晏印象中十几年后附近郊区是有不少草莓园,有向批
舒晏虽然没有了解过这一行,但是既然这么多人做,那生意应该还不错。
不过如果不是田盼娣提起来,舒晏还真没想到搭大棚、种草莓。
舒晏惊讶道,“什么赚钱你都能打听出来人家做草莓种植的肯定不愿意告诉你一年能赚多少钱吧”
田盼娣笑了,“这怎么打听不出来。直接打听肯定不行,绕个圈子从亲戚邻居嘴里,总能打听出来个大概的。”
舒晏当然批准了。
舒晏给田盼娣拿了几沓钱。
田盼娣连忙说道,“用不了这么多。”
舒晏说道,“没事,剩下的你给我拿回来就行。”
田盼娣的人品她还是信得过的,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凡是涉及到钱,田盼娣的账目都一笔笔记得很清楚。
现
田盼娣压力很大,大棚里种草莓她也是头一回
能不能种活、能活多少、结不结果、结果甜不甜田盼娣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舒晏买了不少大棚技术和草莓种植的书,每天有空就对着书钻研。
舒晏还想招聘两个有草莓种植经验的员工,但是一时间也招不到合适的人。
于是她一咬牙,就自己和田盼娣上了
反正她
赔了也不要紧,以舒晏的现
等她熬到拆迁,瞬间回血。
舒晏对田盼娣说道,“放心大胆地干吧”
“赔了全都算我的”
“赚了我们三七开,你三我七。”
田盼娣现
舒晏给田盼娣涨了一次工资,但她觉得分成也不能少。
田盼娣受宠若惊,“老板娘,这会不会太多了我一分本钱没有出,就是打工出力,领工资就够了。”
舒晏笑道,“不多,今年总共就搭两个草莓棚,就算能赚钱,你以为能赚多少”
“三成利润是你该得的辛苦钱,多买点肉吃,你瘦了这么多。”
田盼娣重重点头,“谢谢老板娘我一定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