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我爹是王羲之 > 第 233 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唯一知己
一下朝,王献之立马被人围住。
王彪之正打算拎着王献之出宫,好好与王献之谈谈。
宦官挤到人群里,出声说道“陛下请卫将军移步。”
小皇帝要见王献之,王彪之等人自然不能阻拦。
王彪之看了眼王献之,转身离开。
王献之跟随宦官来到司马聃的面前。
司马聃背对着王献之。
王献之没有立马走近,而是朝司马聃的背影行礼“陛下。”
司马聃转身看向王献之。
看到王献之作揖,司马聃目光复杂地盯着他。
不知不觉,他们都开始长大了。
明明王献之比他还小一岁,可是,王献之却已经司马聃高出了半个头。
小时候的王献之,就像是打磨过后圆润的美玉。如今,王献之的五官
深吸一口气,司马聃缓缓开口,低声问王献之“方才
王献之抬眼看向司马聃,他站直身子,淡笑着回答司马聃“陛下。献之所言,句句肺腑。”
司马聃生气了,他忍不住冲王献之咆哮道“那你为何当初告诉朕,要陪着朕治理天下”
吼着,司马聃流下了两行泪水。
司马聃犹记得当初第一次被王献之带出宫,他沉迷于市井街头,逍遥山庄的种种新鲜有趣事物。而后,王献之带着他路过一片坟地。

是王献之,让司马聃了解人间疾苦,让司马聃见识到人世间悲惨的另一面。
是王献之,鼓励司马聃树立志向,鼓励司马聃往明君的方向
是王献之,改变了晋国。改变了天下。
司马聃不敢想象,若是王献之离开了庙堂,离开了他,那晋国的将来怎么办他这个皇帝怎么办
司马聃越想,心里越委屈,哭得越
王献之叹了口气,拿出手巾,往前走了几步,递给司马聃。
“陛下,献之出身琅琊王氏。其他世家要的是权力平衡,这些人决不允许琅琊王氏
司马聃接过手巾,一边擦眼泪,一边哽咽地说道“为何如此”
司马聃恨极了这种环境。
王献之轻声言道“昔日天下大乱,给了各大世家机会。士族专兵,皇权衰落。献之曾经想过,要助陛下重振皇权。奈何,献之无能为力。”
曾经,王献之觉得自己可以改变环境。
然而,渐渐的,经历的事情多了。王献之才
西晋末期,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户籍消失。给了士族
而要击垮士族,并非小事。一旦皇权有振兴的苗头,一旦司马氏要对士族下手。所有士族都会抱团,一同对抗朝廷。到时候,哪怕不起战火,朝廷怕也是要废。
正是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司马聃双眼幽幽地盯着王献之,吸着鼻涕说道“人生那么长,你我才多大。为何不努力下去或许一载两载,不能成功。那就努力三载四载。一直努力下去,朕相信,只要努力,终会成功”
王献之摇头,他告诉司马聃“陛下,若是要动士族,晋国会乱。朝廷会废。陛下再也不是陛下。”
司马聃愣住了,手里的手巾,掉落到地上,他的手指微微颤抖。
王献之长叹一口气,低声言道“陛下,献之如今只想让天下恢复太平,减少百姓之苦。”
司马聃声音颤抖地说道“天下太平之后,你便要离开朕”
王献之摇头“陛下,献之只是远离庙堂,仍然是陛下的好友。莫非,陛下从未将献之当好友
司马聃猛地摇头“非也朕以真心对待王七郎王七郎乃朕唯一知己”
司马聃自小生活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家君年过知命,献之害怕了。”
司马聃愕然,目光不解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低声言道“献之害怕失去。”
司马聃思量了一下,缓缓问道“王七郎担心王右军会离你而去”
王献之颔首“是也。蓦然回首,细想这些年。献之未曾好好陪伴父母。实乃不孝。”
司马聃沉默。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家君与家慈虽然不曾与献之提起。但是献之知晓,家君与家慈心里是希望献之留
司马聃垂下眼眸,低声说道“所以,天下太平之后,王七郎便要退出庙堂。无论是为了大局,亦或是为了你的亲人,你都要离开。王七郎可曾记得,你曾经言过,要改变选官制度科举选拔制,卿是否记得”
王献之点头“献之记得。献之一直
司马聃抬头,怔怔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徐徐言道“陛下,近几年学无止境一直
司马聃愣住了。他没想到,王献之一直
王献之淡笑着告诉司马聃“献之虽然离开庙堂,但是会
司马聃心情复杂。心情从开始的委屈与愤怒,变成了愧疚与失落,甚至还有几分感动。
司马聃迈开脚步,走近两步,伸出手抱住王献之“晋国得此良臣,朕得此良友,乃上天厚爱”
王献之伸手拍了拍司马聃的后背。
司马聃松开手,擦了擦眼泪,他心情好转,问王献之“王七郎,你当真是天人转世”
王献之轻笑起来,笑容郎朗若清风。他言道“献之不过是区区凡人,如何敢比天人”
司马聃摇头“民间皆传琅琊王七郎乃天人转世,救济苍生,改变天下。朕以为,此乃真话自王七郎入京后,改变了建康,改变了朕,改变了晋国,乃至改变了天下。朕相信,王七郎必定是天人转世是上天派来拯救苍生的英雄”
王献之笑着摇头“如此谣言,都是谢七传出来的。”
司马聃诧异,好奇的追问起来。
王献之便将当初谢玄带着司马道生越过江跑来找他的事情,娓娓道来。
王彪之一脸阴沉的回到王家。
王家子弟看到王彪之脸色不好,纷纷避开,生怕挨骂。
王彪之盯着王家子弟,出声骂道“汝等若是有七郎一半有才,琅琊王氏何愁不能起来”
王家子弟
王彪之问王家知道“要去何处”
王家子弟呐呐地回答道“到逍遥山庄健身”
王彪之冷着脸说道“健什么身给我回屋看书用功学习”
王家子弟
王彪之今天抽什么风
王家子弟不敢反驳王彪之,纷纷低着头,小声地回应道“遵命。”
王彪之转头冲管事说道“七郎若是归来,让他到宗祠来”
管事连忙点头。
王家子弟相互看了眼彼此。看来,是王献之惹怒了王彪之啧啧,也不知道王献之做了什么事,让王彪之这么生气
王献之回来的时候,王珣不知道从哪跑出来,凑到王献之的身边,小声地提醒王献之“七郎,你可要当心虎犊叔父今日下朝归来,
王献之点头,他笑着问王珣“法护为何不回屋学习”
王珣冲王献之说道“我这不是特地来提醒你嘛”
王献之对王珣言道“多谢法护。”
说话的时候,王献之伸出手,摸了摸王珣的头。
王珣瞪着王献之。
王献之笑着说道“抱歉,把你当成虎头了。”
王珣比顾恺之还小一岁。王献之每次看到王珣,都会想到顾恺之。
王珣哼了一声,转身跑开。
王献之笑了笑,朝宗祠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王珣回会稽摸你儿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