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我爹是王羲之 > 第 219 章
第两百一十九章卿是何意
果然不出桓温所料,桓温入京第二日,
桓温直接开口回应道“火药筒并非吾所创,乃出自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的其他官员,听到此话,皆是一脸懵逼。
谢安之弟,谢万站出来言道“征西大将军莫要胡说,此事与陈郡谢氏有何关系”
桓温言道“足下不知,可以询问谢七郎。”
谢七郎
哪位谢七郎
众人好奇。
小皇帝开口问道“可是谢玄”
桓温颔首“正是”
诸位公卿开始细想谢玄是谁,自己有没有见过这小子。
想起族内
其他人听了,低声谈论起来“小小年纪,便授课教学,倒是有才之人,为何此前未曾听闻谢七郎的事情。”
陈郡谢氏的官员听说这件事与谢玄有关,众人神色复杂。
谢万不敢相信,火药筒竟然是谢玄搞出来的
这么大的一件事,谢玄竟然没有告诉族人直接把火药筒赠给了桓温让桓温拿去打仗
陈郡谢氏的族人,不禁有些恼怒。
若是谢玄拿出火药筒给谢家人用,指不定这一回复中原的人就是谢家人了
王献之开口提议道“陛下,臣提议,朝廷设立炮火局。由谢玄掌管”
王献之出声说话,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顾和站出来说道“陛下,是该设立相关部门,掌管火药筒。”
武陵王出声附和道“小王附议。既然是谢七郎所创,不如就由谢七郎来掌管炮火局。”
陈郡谢氏的人激动起来。由谢万领头,陈郡谢氏纷纷出声表态支持。
王彪之的脸色不太好看,他目光幽幽地盯着王献之。
这种好事,王献之竟然推给谢玄,让陈郡谢氏得了这个便宜
下朝后,王彪之冷脸对王献之说道“七郎,随我回去。”
王献之乖乖地跟着王彪之出宫。
路上,王彪之一直沉着脸。他忍了一路,回到王家宗祠,他才开口质问王献之“如此好事,为何要推个陈郡谢氏”
王献之缓缓言道“叔父莫恼,请消气。献之如此考虑,是为了长久打算。桓大将军归京,诸位公卿必定会逼问他交出火药筒的配方。火药筒的配方,不能让各位知晓。若是各大世家知晓配方,必定会私下造火药。届时,若是有人图谋不轨,利用火药起事。天下大乱,战火四起,受苦的还是百姓。所以,献之不能让其他世家知晓火药的配方。”
王彪之知道这个道理,他还是觉得不爽,质问道“为何交由陈郡谢氏来掌管”
王献之压低声音言道“这是为了保护琅琊王氏。火药筒威力惊人,人人都想拥有。
王彪之沉默了,他冷静下来。
的确,现
想到这里,王彪之佩服起王献之的谨慎。他目光深深地打量着王献之,徐徐说道“谢七郎与你是金兰之友,你将他置于风头上,可曾考虑过他的安危”
王献之目光平静地望着王彪之,他从容地言道“族里既然将希望寄托
王彪之满意地点头,他说道“七郎有所长进。”
王献之变得越来越成熟了,这样的人,才是琅琊王氏需要的族长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献之之意是陈郡谢氏
王彪之点头“如此甚好七郎的考虑甚是长远。”
王献之又说道“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利益相连,故而,琅琊王氏
王彪之继续点头“这是自然。”
王彪之问道“陈郡谢氏那边是何意思”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今夕献之会前往谢家,与谢家族长谈论此事。”
王彪之点头,他对王献之说道“既然今夕要出门,那你先回院歇息。”
“叔父,还有一事。昨夕我与桓大将军出宫后,请他助我进位三公。”
听到此话,王彪之立马问道“他如何回应”
为了能让王献之进位三公,琅琊王氏做了多少努力。这半年,天天
但是,由庾家带头,朝廷多数世家都
所以,王献之升官的事情,拖到了现
如今,桓温归京。若是能得到桓温的支持,便是能得到谯国桓氏的支持。那么王献之这一回,必定能成功升到三公的位置上
王献之说道“桓大将军此番复中原,立下大功。理当受到封赏。然而,朝中必定会有人阻挠封赏桓大将军。”
王彪之明白了王献之的暗示。看来,桓温也不是白帮王献之的。桓温需要琅琊王氏的支持,得到新的封赏。王献之也需要得到桓温的支持,才能进位三公。
王彪之微蹙眉头,他语速缓慢地说道“桓符子已经是大将军,再往上封赏,只能封为异姓郡王。”
几年前,桓温复蜀地,封为了征西大将军、临贺郡公。已经是一品重臣。朝廷已经没有什么官位封赏桓温了。
王献之说道“可不封为郡王,多赏赐其几处封地。”
王彪之说道“如此,只怕桓符子会不满。”
桓温立了这么大的功,复中原。若是朝廷之奖赏他一些土地,只怕桓温会不满意。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功高震主,桓大将军并无心爬上高位。”
王彪之若有所思。的确,桓温如今身居高位,手握重权,还另有封号。什么都不缺了。若是再往上爬,只怕要被所有人猜忌了
王彪之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琅琊王氏必定替他争取封地。”
王献之笑着说道“多谢叔父”
王彪之也露出了笑意,他对王献之说道“好了,你先去歇息。”
深夜,王献之出门,到谢家与谢家族长开诚布公的谈了一场。谈完之后,双方签下协议。王献之回到王家。
阿陌
王献之放下笔,他站起来活动四肢,回应道“再等几日。”
等王献之升官后,他再返回会稽。
阿陌笑着说道“许久未见,小郎君必定甚是思念七郎”
提起顾恺之,王献之问道“给虎头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阿陌颔首“早已准备好”
桓温入京第三日,朝廷商议该如何封赏他。
有人提议封赏桓温为郡王。
王彪之开口提议,应该多封赏桓温一些土地。
琅琊王氏的官员,纷纷附和王彪之的提议。
其他世家意味深长地望着王彪之。
桓温这回立下大功,理所应当封为郡王。琅琊王氏却要阻挠桓温封为郡王,这不是
小皇帝开口询问桓温“卿是何意”
桓温开口言道“复中原,本就是每一位晋人的责任。臣只是做了身为晋人该做之事。更何况,此事并非臣一人之功。若无大军,光凭臣一人,根本无法取得成功。臣只有一个请求。”
小皇帝问道“卿请说。”
桓温告诉小皇帝“将士
闻言,众人惊讶。
桓温的意思是,希望朝廷给将士们放假
这怎么行
将士都放假了,万一敌人打过来怎么办
有人立马跳出来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全军休假,晋国危矣万万不可如此”
小皇帝面色为难,他目光歉意地望着桓温“卿可否换个请求”
桓温便改口说道“既然不能给将士们休假,臣请朝廷奖赏每一位战士”
小皇帝问道“如何奖赏”
桓温说道“修建一座军功园,但凡上过战场,为国效忠的战士,皆可刻下名字,流芳百世”
众人没想到桓温会提出这种请求,一时之间,众人神色莫测。
作者有话要说王彪之欣慰嗯,可以放心把琅琊王氏交给七郎了
感谢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christa83瓶;清音40瓶;倚栏听风12瓶;撒花宝宝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嚯,突然得到这么多贵妇疼爱,有些心虚。因为最近更新时间拖得比较晚:3」
我得量把更新时间调到晚上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