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章
看到会稽王上朝,诸位公卿惊讶。众人心想,莫非会稽王此番入京是为了秦国求和一事
谁知,会稽王一开口,便是问朝廷要粮食。
“车骑将军替朝廷出粮二十万石,救济燕国当地百姓。如今燕地复,乃我晋国疆土,燕国百姓,亦是晋国子民。车骑将军出粮救燕国百姓,便是救晋国子民。此举,本来由朝廷出手解决。车骑将军大义,率先出粮救济百姓。朝廷应当将二十万石粮补偿给车骑将军”
会稽王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会稽王入京,是替儿子讨粮食来的
有人开口说“太仓余粮不足二十万石,若是将太仓之粮拿出来补偿给车骑将军,太仓空虚,晋国危矣”
会稽王转头看向那人,一看是庾明,他眯着眼睛,冷声说道“可按揭补偿。每月补偿一千石粮给车骑将军”
自从名士山那边的住宅炒热之后,便流行起按揭还款的方式。
庾明语塞,他改口说道“如此一来,朝廷有何颜面”
会稽王怼道“让臣子出粮,不补偿。朝廷就有颜面了若是他日国难当头,诸位公卿迫于形势,将私粮拿出来救灾。风头过头,朝廷毫无补偿,诸位公卿是何感受”
众人肯定不爽啊
于是,没人再反驳会稽王。
会稽王帮司马道生讨账很顺利。
接下来,谈论到秦国求和这件事。各大世家开始撕逼起来。
会稽王坐
小皇帝静静看着百官撕逼。
琅琊王氏这边,只要其他世家赞同求和,琅琊王氏就持反对态度。其他世家反对求和,琅琊王氏就改口风,变成赞同求和。王彪之的意思是拖着,拖到王献之回京,再商议这件事。
各大世家觉得琅琊王氏有病,一副想搞事情的模样。
下朝后,有几大世家憋不住,跑去乌衣巷询问王彪之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彪之搪塞完众人,询问阿二“七郎如今到何处”
阿二告诉王彪之“已经到广陵郡。”
王彪之颔首,广陵郡离建康不远,两三日便能回到京城。
王献之赶回到京城那一日,正好碰到会稽王离京。
见到挂着琅琊王氏族徽的马车,会稽王叫住对方。
琅琊王氏当中,唯有王羲之一家养有马。王徽之带着周玥跑去交趾那边游玩,不可能会出现
逮到王献之,会稽王决定要好好说他一顿
“七郎,是会稽王。会稽王拦下马车。”阿陌告诉王献之。
王献之若有所思,他从车上下来。
会稽王让仆人拉开草帘,面无表情地望着从对面走来的人。
难怪谢安说,王献之若是长成,容色必定
会稽王静看王献之缓缓走来。突然
王献之走到会稽王的牛车前面,淡笑着行礼“殿下。”
会稽王回神,他开口言道“许久未见,王七郎长大矣。”
王献之笑着言道“献之尚小。”
“小呵呵。王七郎真是会说笑。”会稽王皮笑肉不笑的笑了一下,他问王献之“本王的世子何时归来”
司马道生亲自送粮到燕国这件事,会稽王
上回司马道生离开会稽时,告诉司马郁他跑去青州开采石油。会稽王知晓后,并没有放
没想到,司马道生上回离开会稽,是跑去辽西给燕国当地百姓送粮食这么危险的事,王献之竟然让司马道生来干会稽王心里是恼怒的。
王献之回应道“世子很快便能归来。世子
会稽王才不相信王献之说的话,他告诉王献之“本王不管你要做什么,若是世子出事,本王决不轻饶你即刻让世子归来”
王献之告诉会稽王“殿下,是世子坚持要留
会稽王重重一哼“世子向来听你的话。你若是要求他归来,他会不听你命令”
这几年待
王献之一脸无辜地望着会稽王,他解释道“殿下高看。献之虽然与世子为金兰之友,但是世子却并非事事都听从献之。此番献之归京,实不相瞒,是被世子赶回来的。世子嫌献之
会稽王犹豫了,他问道“世子
王献之告诉会稽王“
会稽王思索起来。司马道生虽然
会稽王面色微沉,他问王献之“燕国如今是何情况”
王献之看向四周,他回答道“燕王与慕容恪反目成仇。燕王囚禁慕容恪时,慕容恪部下作乱,误杀前燕王世子。燕王大怒,斩杀慕容恪。慕容恪部下震怒,起兵作乱,誓要诛杀燕王。燕王逃回辽西,正欲求助当地世家。当地世家被世子笼络。世子将燕王制服,与现燕王世子合作。献之此番归京,带来了燕王世子求助朝廷派兵助燕国平乱的奏表。”
王献之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事,会稽王半晌才捋清楚当前情势。他面色忽变,告诉王献之“燕国如此危险,岂能让世子待
王献之告诉会稽王“殿下放心。世子与荀长史早已商议好。只要献之将燕王世子的奏表上交朝廷。荀长史即刻派兵前往辽西,助燕王世子平乱。再而言之,当地世家如此尊敬世子,必当会保护世子殿下不必担忧”
会稽王不信,他沉着脸问道“当地世家会如此好心保护世子”
王献之点头,他笑着说道“因为世子将当地世家送到江左,让诸位到江左游玩。当地世家的嫡系如今都
会稽王沉默了。
若是如此,那司马道生的确没什么危险。当地世家离开辽西前,必定会吩咐族人,一定要照顾好司马道生。若是司马道生有事,这些世家都无法平安回辽西了
一人朝这边奔来,王献之听到动静,转头望向城门的方向。
阿陌眯着眼睛,望向来人,他告诉王献之“七郎,是阿二。”
王献之对会稽王说道“族里派人来接献之,献之先行一步,改日相遇,献之再好好与殿下闲谈。”
会稽王叫住王献之“慢着。”
王献之抬眼看向会稽王。
会稽王告诉王献之“世子并非聪慧之人,王七郎莫要欺负他。”
王献之笑着摇头“献之与世子乃金兰好友,是异姓兄弟,岂会欺负世子殿下多虑了”
会稽王面色淡漠地哼了一声“让本王知晓你欺负世子,本王必定会告知逸少”
王献之是琅琊王氏的嫡子,会稽王不好出手教训他。只好告诉家长了让王羲之来管教儿子
王献之点头“献之记住了。殿下慢走一路平安”
会稽王让仆人拉下草帘,继续前行。
会稽王的车队离开后,阿二来到王献之的面前,他跪下来,告诉王献之“郎主请七郎归家”
王献之颔首,他回到马车上。
王献之回到乌衣巷,从车上下来,王家仆人向他行礼,低声说道“郎主有吩咐,若是七郎归来,请七郎到宗祠。”
王献之来到宗祠,见到了王彪之。
看到王彪之身旁放着一根拐杖,他立马老老实实地跪
王彪之冷笑“知错犯错,七郎好本事”
王彪之算是看出来了,王献之这种人,一旦打定主意,旁人无论如何也劝阻不了
上回的教训,王献之明明记得。这一回,却还是跑去了燕国
王献之从怀里掏出燕王世子的奏表,他告诉王彪之“叔父,这是燕王世子亲笔所写奏表。”
王彪之哼了一声,将奏表接过来。看完内容,王彪之语气不冷不热地说道“说说吧”
王献之朝王彪之粲然一笑,他转身将燕国
王彪之静静地听着。听完之后,他出声告诉王献之“陛下之意,是答应秦国求和,止戈休息。但是太后与桓家、褚家、周家都不赞同。”
王献之回应王彪之“此事,
王彪之颔首,忽然板着脸告诉王献之“下回再敢乱跑,我就让人拿根铁链拴着你”
王献之笑着说道“不敢”
王彪之叹了口气,目光慈祥地打量着王献之“长大矣”
没想到时光过得这么快,王献之初来建康时,才三四岁。一转眼,从粉雕玉琢的稚子,都变成了美玉少年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会稽王我儿砸傻,王七你莫要欺负我儿
司马道生拍案谁傻了你才傻
会稽王
感谢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1872532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