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高嫁 > 第137章 番外二:一诺半生终不悔(下)
两个大男人,其实也没什么好聊的,开泰帝一直都对鹤庆先生颇为感激,只是现
鹤庆先生一一把开泰帝的话都答了,并不主动起话头。
开泰帝很快败下阵来,看着觉得鹤庆先生用这清瘦落拓的模样去见太后,反倒会惹得太后对他心生愧疚。
可鹤庆先生到底是外男,也没有让他
开泰帝看向鹤庆先生的眼神更复杂了。
他近几年和卢皇后处得好,不免会多想一点儿,总觉得这人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风霁月。
开泰帝道“母后应该醒了,我们去看看她吧,她知道先生到了,一定会很高兴。”
鹤庆先生起身跟着开泰帝往后宫方向走。
一路都是红墙绿瓦,处处彰显皇家气派。
鹤庆先生没有说话,开泰帝也不想说什么,两人沉默地走到太后居处前。
开泰帝想了想,
鹤庆先生一顿,转头看向开泰帝。
开泰帝笑道“先生若是不来,便是母后心中记挂,你们也再无缘分;既然先生来了,那就只管进去吧,不需要考虑太多。”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人,鹤庆先生这样的人物都不顾世俗伦常千里赴京,他又怎么会再阻拦他们相见
鹤庆先生见开泰帝眉目疏朗,不见丝毫芥蒂,知晓自己这些天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们这位不拘一格的帝王,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看重家里人。
鹤庆先生迈步入内。
有人已经进去通传,太后从屋里走了出来,站
他看起来仍是和少年时一样清瘦。
只是一路奔波让他看起来很憔悴。
不知怎地,太后的眼眶湿润了。
他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太后走到鹤庆先生面前,两个人面对面立
太后说道“也不知是哪个人那么缺德,竟传言说你病重不治,我本来是不信的,可那些书铺开始整合你的文章刊印成书。我买了一本又一本,越买就越心慌,总觉得你真就不
鹤庆先生安安静静地站
过去他们为了避嫌,她从不主动去见他,他也从不曾想过来见她。
这样站
她少时曾让他随她回西南去,一起让西南变好,他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想着要改变西南不一定要回去,他要是能一展胸中抱负,澄清混乱不堪的世道,西南自然也会好起来。
直至想做的事都折戟沉沙,他才终于挂冠而去,只身回西南筹办了鹤庆书院。
他这一生鲜少后悔自己的选择,并不认为想做的事没做成就毫无意义。
所以关于她的事他始终深埋
人怎么能什么都想要
做出了选择,就该付出代价。
太后说了许多话,察觉鹤庆先生一直没开口,不由抬头望向他。
这一抬头,便撞入他幽沉的眸瞳之中。
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她,什么话都没有说。
太后鼻子突然一酸,恍然明白他未曾说出口的话。
是啊,人怎么可能什么都要她们已经过了很长很好的大半生,她享有太后的尊荣,他也名满天下、人人推崇,她们都站到了太高的地方,所以能见一面就该了无遗憾了,怎么能奢求更多。
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呢
太后鼻头泛酸,面上却带着笑“你没事就好,要不这次你就
鹤庆先生道“好。”
两人聊了一会,太后便命人送鹤庆先生出宫。
另一边,开泰帝很快听说鹤庆先生离宫的消息。
他批奏章的事一顿,知晓太后心中仍有顾忌,所以才聊了那么几句就把人送出宫。
开泰帝有点头疼,旁人知道这种事都是极力阻止,他却是想让太后能够过得快活些。
开泰帝琢磨了一会,把卢重英给喊来了。
开泰帝隐晦地询问“我的一个朋友有个麻烦,想让阿英你出出主意。”
卢重英道“陛下但说无妨。”
开泰帝便说他的这个朋友突然

这事吧,不问总是忍不住
去问吧,又感觉亲自嫁掉亲娘这事儿有点离谱。
卢重英不疑有他,答道“既然已经寡居这么多年,他们之间要是彼此还有情,再嫁再娶也无妨。对方也鳏居吗”
开泰帝道“对方终身未娶,瞧着用情更深。”
卢重英唏嘘道“若是这样的话,可以成全还是成全吧。难道是你朋友这些做儿孙的反对如今朝廷都鼓励寡妇再嫁,不希望太多人选择寡居,要是能了却一个遗憾、成就一段美满姻缘,也算是个上好的再婚典范了。”
开泰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第二日他又宣召了鹤庆先生。
这次开泰帝没有和鹤庆先生闲话家常,而是开门见山地问“要是我们都不反对,先生还愿意和母后再续前缘吗”
鹤庆先生没料到开泰帝会说出这种话。
他以为能见一面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怎么都没想到开泰帝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鹤庆先生道“陛下慎言,我与娘娘并没有过什么前缘。”
当年他们
要是开泰帝这样的话传到旁人耳里,难免会被人拿来做文章。
开泰帝道“母后也这么说,她说你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
鹤庆先生顿住。
开泰帝道“想来先生一生磊落,并不看重情爱之事,确实更希望抱着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名声入土。”
鹤庆先生手颤了颤。
开泰帝道“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吧。”
鹤庆先生苦笑道“陛下何必咄咄相逼。”
开泰帝道“我逼你什么了要不是母后她念着你,我怎么会和你说这些”
鹤庆先生道“难道陛下还能将太后嫁出宫不成”
开泰帝道“有何不可我舅兄都说了,如今朝廷鼓励再嫁,不提倡寡居,这事儿理当从我们老寇家做起。”
鹤庆先生静默一瞬,不太相信这话是卢重英说出来的。
开泰帝压根不提自己说的是“我有一个朋友”,他和鹤庆先生说起自己的考虑“我们入京之后清理了不少叛党,这几年阿延他们又把草原人打得差不多了,天下看起来还算太平。不过还有许多人
当初楚王算计太子,闹得沸沸扬扬,就帮他们顺藤摸瓜摸出不少图谋不轨的家伙。
只是还有几拨人很沉得住气,蛰伏
想想就如芒

开泰帝
这些年他们两人配合得极好,为朝廷清扫了不少乱军和外敌。
唯一需要顾虑的,可能就是有人蛰伏
与其把这些隐患留到太子即位时再解决,还不如想办法把他们提前引诱出来。
太后出嫁必然会引来极大的反对,到时浑水摸鱼的人绝不会少。
那些人已经蛰伏了好几年,看见这样的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鹤庆先生听到开泰帝的打算,不由沉吟起来。
开泰帝想的这个饵,果然是旷古绝今的奇事。
纵观史书,太后老来养面首或许不少,太后直接再嫁的确实鲜有听闻。
这一招虽然算是剑走偏锋,但只要开泰帝有绝对的把握,那只会是好事一桩。
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后可以顺理成章地
两个人商量了一会,鹤庆先生才说道“我想问问娘娘的意思。”
开泰帝也是这个想法。
说动了一个,再说动另一个就简单多了。
太后听了开泰帝的打算,一口应承下来。
开泰帝把事情安排下去,第二天就
文武百官毫无意外地炸开了。
卢重英更是一阵恍惚。
敢情前段时间开泰帝说的“我有一个朋友”,就是指他自己
卢重英下朝后马上去找开泰帝。
开泰帝道“母后为我这个儿子做得够多了,现
卢重英很想剖开开泰帝脑袋看看里头到底
说都说了,难道还能回不成
礼部尚书
鹤庆先生这次晚年失节,自然也引起不少人的谩骂,很多人甚至宁愿他病故的传闻是真的。

没过多久,果然有人翻出了太后和鹤庆先生是旧识的事来做文章。
一切都
各方军队都已经就位,随时可以动手扑灭乱军。
太后到穿上红嫁衣的时候,心里还一阵恍惚。
她以为她这辈子都不会再穿上这种鲜亮的颜色。
太后难得有些踌躇,问来给她梳妆的好友卢母“我都这个年纪,还打扮成这样会不会让人嘲笑”
卢母道“嘲笑什么这不是挺好看吗十几岁的小姑娘好看,二十几岁的大姑娘好看,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也都是好看的好姑娘”
太后莞尔。
成婚当日,宾客满堂。
她穿着火红的嫁衣起身走出门外,看到他也穿着一身红衣。
他穿了一辈子的浅白淡青,上一回穿这种鲜亮的颜色怕是上朝时穿的朝服。
那时候他把自己交付给了朝廷。
如今他们都老了。
可是他们的一生还没有结束。
他们还有很长很好的余生,可以携手度过。
隔着薄薄的红纱,他们相视而笑,仿佛彼此都还是少年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