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走后半个月,李峪来了京城。
“什么峪舅舅你要出海”霍惜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是
“外叔祖,叔祖母,表舅娘能同意”怕不是偷偷跑来的吧
“他们同意了。”李峪说的轻描淡写,但霍惜也能看得出来,只怕是他提出要出海,
“主要是你舅娘不同意。你外叔祖倒是希望我趁着年轻多走走看看。”
见霍惜一副吃惊的样子,李峪笑了笑。
“惜儿你是知道的,我书不行,这些年也没考个功名出来。给你管铺子后,我到处跑,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前年随你
前年霍惜带糖去松江寻番商,李峪跟
只要到松江查看铺子,就会带着货与番商交易。还自学了一些番话。
听说今年霍惜要与人拼货出海,立刻就心动了。哪个男人不想四下走走看看呢。正好有机会可以到海外看看,他想出去,也说通了家里人。
“南边的铺子,你放心,我爹会接手。他经验比我还老道,年轻时就替你外祖父打理庶务,看人做事都比我准,铺子交给他你就放心吧。”
“铺子交给外叔祖我当然放心。只是他年纪大了,我怕他来回奔波身子吃不消。”
“没事,这几年他身子养得好。也会带两个管事
即然李峪想出海,也做通了家里的工作,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人选。
霍惜当下便让沈掌柜带他去见了其他四家管事,让他参与其中讨论出海的一众事宜。
押货出海的人选定了,伙计管事的也都定好了人选。霍惜和沈千重接下来又忙碌了一个月,把要带去的货备好。
此次下南洋的船足有三千料,但路途远,船工水手多,要带的补给也多,一家最后只能携带一百吨的货物。
广丰水的货物一半是糖,另一半是丝绸,棉布,瓷器,茶叶,及各色工艺品。
六月底,五家人把货备齐装船,七月初一,香工领着大伙
李石悟来送儿子。
“外叔祖”
李石悟回头“外叔祖没事。好男儿志
霍惜见李石悟没太多伤怀,一副释然的样子,一颗心放了下来。
李石悟扭头
霍惜朝他笑笑。
希望李峪舅舅此行平安,不然,自己心里是过不去这个坎的。
两艘船远行后,霍惜休息了几天。紧崩的那根弦放了下来。
本来以为手里的银子还挺多,没想到两艘船出海,二十五万两银子就没了,又借给任家十万两,钱庄里的钱缩水大半。
带着两个丫鬟和踏月
扭头一看,娘勒,吴有才
路这么窄的吗
想装不认识,奈何吴有才已认出她来了。
见踏月要上前扒拉开吴有才的手,霍惜忙给他使了眼色,踏月只好站到她身边。
吴有才往踏月身上扫了一眼,看向霍惜“差点没认出你来。怎么,又有贵主找你牵线搭桥了”
霍惜眼珠子一转,咽下口中的吃食,朝他一脸谄媚地笑“可不是。我正领着人上大街上转悠,想寻贵人呢。”
上回的糖让吴有才大大出了一回风头。
他拿去送给各路贵人,可是得了不少好处。
如今他
再有贵人想安插人进来,挤都不能把他挤下去。
如今吴有才越
啧啧。
“你贵主有什么好东西”
呃霍惜脑子飞快地转,“好东西他有,但不知大人能用什么来换。等闲东西他看不上。”
“走走,我们换个地方谈。”吴有才拉着霍惜去了茶肆。
听说霍惜手里没有白糖,吴有才还一阵失望。不过又听说有一种像冰一样的糖,眼睛又亮了起来。
不过没见到实物,他也没有出价。
隔天上午,等霍惜拿了冰糖给他,吴有才立刻就点头应了。
讨价还价一番,用市舶司库房里的二百石胡椒,二千匹绸布,三千匹棉布换了霍惜手中的一百石冰糖。
一斤冰糖霍惜开价三两,她的货价值三万六千两。胡椒当前市价是六钱一斤,二百石不过是一万五千两不到。加上绸布棉布总值不超三万两。
吴有才觉得他是官,霍惜与他背后的贵主是商,他当然是要占些便宜的。
最后见霍惜一脸肉疼,吴有才心情大好。双方约定好交货时间,吴有才高兴地离去。
霍惜用了价值不到五百两的蔗糖练成一百石冰糖,换了吴有才将近三万两银子的货,自然是不敢
听说徐后还停灵宫中,京城附近连陵墓都没建,霍惜心中咯登一下,她知道要往哪里避一避了。
7017k
请记住本书域名。民国奇人网址
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