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 149. 赵恒:主播她胡说八道! 季驰光:关于
说到南宋,弹幕的情绪明显激动了起来。


【完颜九小瘪三:让我来!!谁也别阻止我往死里骂完颜狗!!!】


【乳大送:……我命苦的疾病组合!我命苦的岳飞!你怎么就摊上一个这么狗的皇帝?!】


【修竹:每天都在想,完颜构什么时候死?】


【昭明:他不死也没关系,求让狗魂穿了完颜构吧!】


赵匡胤目瞪口呆的看着密密麻麻的弹幕飞快刷新。


上一次看到这排面,还是李隆基刚出场的时候。


既然这样,同理可得,完颜构……哦不对,他被天幕带跑了,应该是赵构才对……赵构,这某方面的情况,应该和李隆基不相上下?!


赵匡胤眼前一黑,好在他眼疾手快的扶住了桌子,要不然怕是要一头磕在地上。


赵匡胤被他仅剩的贴心好弟弟赵廷美扶到了椅子上。


“二哥,还好吗?可别气坏了身子,”赵廷美帮他顺着气,“后人不争气,再调|教就是了,可不能把自己给气坏了。”


赵匡胤缓过了气,悲从中来。


他们老赵家这是遭了什么孽啊?!


一个接一个的奇葩往外跳。


先是一个绝命毒师,辣手无情。


再是一个越级碰瓷,强行抬咖。


紧接着是女主摄政,临朝称制。


然后……


然后赵光义的不知道第几代子孙还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直接达成了媲美造成安史之乱的唐玄宗的成就。


他们家何德何能碰上这些人物?


想想自己先前,还笑话唐朝的玄武门登基制度,笑话唐朝的太上皇制度,笑话唐后期的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皇帝几乎成了太监手里的傀儡。


万万没想到。


自家还能出这么一群“人物”。


人家大唐确实乱,确实个个勇立潮头、力争上游,积极开展宫斗,但是至少人家敢争!


他们呢?


他们家这几个一个比一个怂,一个比一个菜!


赵光义混在这群怂逼里面,都算是高个子了!


天爷啊,这是人该经历的事情吗?!


那什么靖康之耻还没来呢,他就快撑不住了!


赵匡胤虚弱的看着又狠狠的踹了赵恒两脚的赵光义,深深叹了口气,恨铁不成钢:赵光义,看看你的血脉!


赵光义别开眼,假装自己什么都看不见。


大哥,你别光说我啊!


咱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还分什么你的我的?


也就是我笑到了最后,要不然,说不定被后人嘲笑的怂包就是你的后人了!


赵光义不免有些酸溜溜的想:要是换了大哥你的后人,说不定还比不上我家这几个呢。


……


季驰光:“综上所述,宋朝的士大夫对于每一个掌权的太后都充满了警惕。”


“而刘娥,作为第一个冒头的人,没被这群键盘侠们直接拍死就是一个奇迹了。”


【雨翊凌澜: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刘娥,赵恒死的时候,赵祯才多大?主少国疑,扶起一个翻不出风浪随时能被他们喷回后宫的太后,总比多出一个摄政大臣要好——他们需要能掌权的太后控制局面。】


万历皇帝深以为然。


他就缺这么个优秀太后。


要不然也不至于让张居正管了那么多年事情。


【小葡籽:然后,等赵祯长大以后就翻脸不认人,张嘴就是刘娥把持朝政不还——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也没你们这么迅速的啊!】


大赵祯眼神飘忽不定。


那什么……皇帝间的事情,能叫过河拆桥吗?


【秦始皇的宝贝:我还去查资料了,刘娥死的时候赵祯也才刚满二十岁没多久,换句话说皇帝才刚到亲政年纪,你们急什么?看看我们小米!十九岁登基,五十九岁亲政——给妈妈当了四十年的乖宝宝,我们小米说话了吗?】


许久没出场的嬴稷:“……咳。”


这种时候就不要cue他了吧?


嬴稷这会儿的状态还不错,他曾孙子的妈给他送了药和滋补品,所以即使是李隆基那段也没把他气倒下。


……


季驰光:“我们先来看看刘娥出身。”


“刘娥并不是一个出生在,她本来是的。”


刘娥原本还含笑听着。


因为天幕对她的态度很好。


即使出言不逊,也多是为她打抱不平。


而且句句都说到她心坎上了。


有些话,她不好说出来,但不代表她不想说。


刘娥:很好,你们会说就多说点,最好能把那些个不要脸的老学究说到惭愧自尽!


只是没想到,天幕话头一转,说到了她的身世。


刘娥微微一愣,轻轻眨了眨眼睛,眼中闪过怀念之色。


当初……


“当初,刘娥家境其实也很不错。她的祖父是右骁卫大将军,父亲是赵匡胤的虎捷都指挥使刘通。”


赵匡胤顿时想起了自己那个骁勇的手下,是前阵子才冒头的将领,他还有印象:“竟是他家的女儿?”


那出身地位其实也算不上差了。


季驰光:“只可惜,刘娥才出生没多久,父母皆亡,年幼的刘娥就这么被寄养在了外祖家。”


刘娥长长的叹了口气。


“天长日久见人心,外祖家虽然也好好的把她养大了,但是对刘娥却也非常一般——她才长大一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被要求出门做了歌女,自己赚钱谋生。”


“在年纪不大的时候,她就嫁给了一个贫穷的银匠——龚美。”


【潇湘水断:举手!我想知道刘娥当时大概多少岁?不是说宋朝女子晚婚吗?】


季驰光解释:“我们现代,因为医学知识跟上的缘故,寿命增长,再加上也没那么大压力要求你必须生几个,所以,大家的婚育年龄向后压了很多。”


“但是在以前,男女的结婚年龄都很早。”


“汉代,男性的初婚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女性则是十三至十六岁。西汉甚至还规定,如果女子年龄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还不出嫁者,按五倍征收赋税。”


“换句话说,先前的主播我放在汉朝,妥妥是个饿死街头的命运。”


刘邦:“……”


刘恒:“……”


刘彻:“……”


那倒也不至于。


“有记载称,班昭就是十四岁时候入宫嫁给刘骜的。”


“而此后,虽然每个朝代都会做出一些改变调整,但是有些东西大差不差,还是这个数。”


西晋强制每个女人结婚,女子满十七岁还不其出嫁的,直接由官府婚配。


北周提出,男人十五岁、女人十三就可以结婚。


唐朝沿袭了北周的婚俗规定,二凤甚至将丧偶婚配的纳入到了地方的政绩考核之中。


宋朝……


季驰光感叹:“虽然我神烦司马光,感觉哪哪儿都有他,但是这件事情上还是要给他点个赞的。”


“司马光曾经提出——今令文,凡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盖以世俗早婚之弊不可猝革,又或孤弱,无人可依,故顺人情立此制,使不丽于刑耳。”


“大意就是,男女的结婚年龄太早似乎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建议大家把结婚年龄下限提高一些,晚一点生育。”


“此后,宋代才逐渐走上晚婚之路。”


【二凤:……虽然很讨厌,但是这件事情上还是要说他做的还可以的(皱巴巴的脸)。】


“当然,司马光的建议只是原因之一。”


“大宋女子之所以能做到平均婚龄十八、九岁,还有很多因素叠加。”


“但是,刘娥是个例外。”


刘娥唇边溢出苦笑。


季驰光:“刘娥的结婚年龄,是史书公认的早,有说十五的,也有说十三的,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我们能看出,不管究竟是几岁,总归还是个初中生的年纪呢。”


李世民奇怪:“怎么主播一直都在讲晚婚的事情?”


长孙皇后温柔道:“许是希望我们这些‘古人’也能晚些成婚生育吧。”


她低低的叹了口气:“年纪太小……生育的那道坎,太难迈过去了。”


李世民也沉默了。


他难道不知道女人少年生产更易夭亡吗?


观音婢第一次生孩子,生承乾的时候,他在屋外,听着她的惨痛呼声,心都揪在了一块。


那个时候的观音婢已经十九岁了。


产媪还说呢,没见过这么顺利的,果真是年纪大些好生养,年纪小的,盆骨小,产道都开不了多大,孩子活生生憋死在体内,最后一尸两命的也有。


听得李世民胆颤心惊,战场上流血流汗就是不流泪的铁汉子天策上将都差点给这位老婆婆跪了——求求了,别说了,人都快被你吓疯了。


李世民很清楚,女子年纪小,于生产不易。


可问题是……


人口不够啊。


他表叔隋炀帝,人菜瘾还大,事情还特多,杀伤力甚至不比他的曾孙李隆基低。


他亲爹留下的这么多家底,能挥霍的全被他挥霍了。


他们的大唐穷啊!


要不然,魏征也不会死活拦着他不让他去封禅了——实在是家底太薄经不住花。


李世民拉住长孙皇后的手,直视着她,认真道:“现在……至少现在还不行,观音婢,我答应你,给我时间,我一定会把女人的婚育年龄调整下去的。”


现在的大唐还不行。


就算他提出来了,恐怕也会被大臣们反驳回来。


无他。


生育年龄一调,恐怕人口增长速度能直接废大半!


但是,也不是完全没办法……等进入太平盛世,他就有把握了。


……


季驰光一边吐槽,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有人能听出她的话外之音,把这要命的生育年龄改改啊!


信女愿意单身十年来交换!


……


刘娥若有所思。


确实。


虽说,未来也有人会指出这方面的问题,但那终究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她要不要提前发力?


这些事情还是早点解决更好。


越早越好,能少死一两个是一两个。


不过……不能操之过急。


她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嬴政和刘邦那边还在犹豫——他们这里不是每天打仗就是刚结束打仗,是真缺人啊!


太平时期的皇帝们却已经开始忙活了。


天幕的头号信徒朱厚熜第一个下令:“来人,去查女子的婚嫁年龄!查到了,速速来禀报朕!”


主播开口了,作为忠实信仰者的他怎么能不积极响应?!


扶桑那边彻底打下来还是太慢了,去昆仑山脉寻访西王母也还差火候,朱厚熜深深觉得还是在主播这里下功夫比较好。


还省钱。


虽然许多人都说天幕上的不是仙人,而是后世女子。


但是朱厚熜不想听他们瞎哔哔。


或者说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求仙问道几十年,季驰光已经是朱厚熜见过最接近神仙的人了。


如果连她都不是……


朱厚熜脸色阴沉:主播必须是。


不得不说,比起瞻前顾后的明君和啥都不干的昏君,朱厚熜这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皇帝,反而是行动最快的。


除了皇帝们,还有不少心疼女儿的有钱人家,也商量着这件事情。


“女子太早婚配不是好事……你看后世人都这么做的……咱们家又不是养不起咱这闺女,也不是出不起这税钱,还是再留她几年出嫁吧。”


“……也好,咱这女儿养得娇滴滴的,心疼了多少年才养大的。我也舍不得,多留几年也好。”


额,唯一有点不一样的就是西晋这样的王朝。


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夫主,咱们的女儿……”


“再留几年吧,不过,十七岁前是一定要把她嫁出去的。”


“这是自然的,官府分的,谁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人?自然比不上我们千挑万选挑出来的好。”


这样的对话还在各地发生。


……


季驰光把话题转回来:“虽然,刘娥和龚美算是少年夫妻,但是,再好的夫妻在生活面前也不堪一击。”


“怎么说呢,生活除了有情饮水饱,更多的还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迫于生计,龚美卖掉了刘娥。”


【精忠报国:!!!我没听错吧?卖掉?!】


【隰有荷华:……我最讨厌这种情况了——刘娥也是人,她也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力,你凭什么卖掉她?就凭你是她丈夫吗?!】


季驰光:“然后,不久之后,我们的男女主角相遇了。”


【珑夏:嗯?传说中的英雄救美、卖身葬……咳,卖身的情节,在历史上居然也存在?!】


【鹤归:那倒不是……据说是有人把她献给赵恒的。】


季驰光:“而刘娥卑微的出身,也成为她不被赵光义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上,刘娥不能很快上位,不能成为第二个阿武,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刘娥不被长辈认可。”


“大家都是非常看重名正言顺的。”


“阿武登基的时候,有一部分因素是雉奴临死前留下的那份遗嘱,也有一部分因素是——二凤没有捣乱。”


李世民靓仔无语:我怎么知道未来还会发生这种事儿?


季驰光:“但是刘娥这边呢?”


“赵光义这个恶毒婆婆率先跳出来pass了刘娥。”


赵光义:“……”


“老三,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赵匡胤既然清楚了刘娥不可能当皇帝,自然也不在乎她的那点小心思了。


反正别管她怎么想,只要明面上依旧是她们老赵家的好儿媳,大面上过得去,发光发热,鞠躬尽瘁,那他赵匡胤就容得下!


赵光义:“……这我怎么知道?”


他想起主播的形容,就觉得这大概是个不安于室的女人,脸色微冷,自觉说不定是“他”早早地发现了这个女人的狼子野心,才不喜欢她。


可惜他这个傻儿子还是没有扛住考验。


啧,真是不行。


赵光义冷冷的扫了身边鹌鹑似的赵恒一眼。


赵恒一个哆嗦。


……


季驰光:“刘娥,在和赵恒成婚之前,曾经嫁过一次人,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这样,赵光义才不喜欢她。”


“其实不然。”


“宋朝……我是说北宋前期,对于女子改嫁的事情看得很开。”


季驰光叹气:“毕竟,刚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初平,人口那么缺,对女性的压迫相对有所减少。”


“就连皇后中,再婚者也不在少数。”


“所以,赵光义不喜欢刘娥,并不是因为她二婚,而是因为——这个女人,儿子对她不一般。”


“赵恒对刘娥,并不是简单的宠爱,而是已经发展到了痴迷的地步。”


赵恒:“?”


他没忍住,竖起了自己的小耳朵。


难道自己未来和这个刘娥还是真爱吗?


季驰光:“那个时候的刘娥甚至没有能力入赵光义的眼。”


“日理万机的皇帝会去关心自家儿子一个小妾吗?”


“谁家皇帝这么闲?”


“你看李隆基,儿子几十个,按照每个儿子三个小妾来算,李隆基难道要把百来个妾室全部认个脸熟吗?”


李隆基:……朕真的没那么空。


还有,能不能别随时随地把朕拖出来说?


你现在是在讲宋朝啊!


和朕有关系吗?


季驰光:“之所以,赵光义会注意到刘娥,只是因为——赵恒他虚啊!”


赵恒一蹦三尺高:“胡说!”


谁虚了?


胡说八道!


主播她根本就是仗着这年头造谣没有成本,仗着他根本就打不到她,也没办法辟谣,所以才敢在那边胡言乱语!!!


感觉宫殿里的另外三个人——没错,就是他二伯,四叔和他亲爹——不约而同的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扫过他的脐下三寸,赵恒没忍住,夹紧了大腿,感觉自己弱小可怜又无助。


赵恒:救命啊!夭寿了!


主播她造谣啊!!!